返回列表
航天科工二院二部推出低成本“航天慧脑”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
假设一个场景:在某个隧道发生一起严重塌方事故,导致数人被困在废墟下。由于地形复杂、入口封堵,搜救人员无法进入。于是,一架15厘米大小的智能微型搜救无人机派上了用场。这架微型无人机可通过狭窄入口进入隧道,且仅需配备单目摄像头和IMU(惯性传感器),就能够准确地探测到被困人员位置,并具备自主探索和避障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飞行。
日前,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群智能感知创新中心推出了低成本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整套系统的硬件成本较激光雷达或双目相机方案降低百分之五十以上。该系统用单目摄像头和低成本IMU(惯性传感器),就可以实现机器人智能识别、自主定位、自主避障、环境建模等功能。尤其是增加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后,该系统能够突破光线暗淡、雨雪烟雾等恶劣环境条件限制,实现全天时全天候智能感知。
当前市场上的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其传感器通常使用激光雷达或双目相机。这些传感器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体积较大,难以广泛应用于微型机器人和微型无人机等小型设备。目前常用的单目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单目深度图生成方法,也均因其无法避障、适应性差等缺陷无法灵活应用于复杂作业环境。
在传统的人工操作和控制的装备逐渐向无人化、智能化方向转变的趋势下,二部群智感知创新中心此前陆续推出多类型智能感知系统,涵盖无人车、无人机、机器狗等无人平台,在应急救援、无人巡检、环境建模等领域实现了落地应用。
目前,该团队正在将低成本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应用到微型机器人、植保(植物保护)无人车等领域,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通过技术突破实现机器人低成本设计,让机器人可以服务于更多行业,助力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