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与赛尼尔法务智库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管理高峰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与业界人士共话法律风险管理的新理念、新策略,探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路径。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常保国指出,自2018年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进合规管理工作以来,法律合规成为企业工作特别关注的对象,特别是2022年国资委出台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代表着中国企业的现代治理走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于飞发布了《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报告。报告基于深入调研和系统测评,揭示了当前中国上市公司在法律风险方面的整体状况。报告不仅公布了全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最低的十个地区、行业及公司,同时,还针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等不同板块的上市公司,分别公布了法律风险最低的前十家名单。
赛尼尔法务智库副总裁、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史志伟对报告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近年来,上市公司间的风险差异正逐步缩小,这一现象表明,在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下,企业正积极适应并进行着深刻的内在调整与适配,这一积极趋势被视为推动企业未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当前企业正处于挑战与转机并存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应顺势而为,把握机遇,不断加强合规经营和依法治企的能力建设,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谋求高质量发展,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候任副会长兼秘书长谭剑表示,上市公司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上市公司发布的ESG(环境、社会、治理)报告就是公司的“第二财报”。针对上市公司如何做好ESG信息披露,他谈了四点想法:其一,完善公司ESG治理架构,发挥相关机构的领导和监督作用,在公司范围内全面推进ESG工作;其二,完善公司ESG信息管理,对标国内外高水平规则,建设运行ESG信息化系统,发布统一、可比、可回溯的ESG信息;其三,加强公司制度建设,增强ESG披露的针对性,积极回应利益相关方关切;最后,强化公司信息公开,请专业、权威、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报告验证,增强ESG报告的公信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民商经济法室主任王伟深入解读了社会信用的重要性及如何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他表示,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细胞,公司的信用直接决定了市场经济的信用状况,因此新《公司法》当中也设计了一系列的推动公司更好地去诚实守信的制度,目的是通过制度设计,让公司更好地遵守法定义务、履行约定义务。公司的信用基础大体归纳为几个方面:公司的人格信用、公司资产信用及公司构建的诚实守信制度体系。(金辉)
(来源: 经济参考网)